@book{oai:kansai-u.repo.nii.ac.jp:00010123, author = {沈, 国威}, month = {Jul}, note = {不同语言的接触促生了翻译,边界地区、越境贸易是最原始的翻译场。翻译的初始形式是口口相移,就汉语而论,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才开启了中外文字层面的语言 转换。尽管佛经以文字的形式显现,但如《翻译名义集自序》所云“夫翻译者,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。音虽似别,义则大同”。以口述笔录为主要翻译方法的经文中留存了大量的口语因素。16世纪末开始的耶稣会士的译书,除了宗教内容以外还涉及到了其他广阔的世俗领域;雍正禁教,汉译西书沉寂百年之后,19世纪初新教传 教士又推动了第三轮翻译潮。19世纪末,严复从传教士手中接过了翻译的旗帜,此时才最终改变了“西人口述,中人笔录”的翻译模式,开始了中国人的为中国读者的翻译。严复1895年开始译《天演论》,至1909年,严复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完成了其主要译作,而这十余年也是有史以来汉语词汇发生最急剧变化的时期。翻译是两种语言的对峙和转换,影响翻译的有诸种因素。首先是译者,其次是读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;而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来自目的语言本身的局限性。尤其是异文化的体系性知识的翻译对语言的要求更为严格,这种语言 之间的张力关系左右着翻译的成败。世纪之交的汉语如何承担此重任?就世纪之交的翻译群体而言,最有成就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都非严复莫属。然而因典雅的译文名声鹊起的严复却对当时汉语的状况极为不满,他说“今者不佞与诸公谈说科学,而用本国文言,正似制钟表人,而用中国旧之刀锯锤凿,制者之苦,惟个中人方能 了然。然只能对付用之,一面修整改良,一面敬谨使用,无他术也。诸公务察此 意。”翻译的文本由词汇、句子形式(句型)、文章体裁(文体)三种语言要素构成,本文以严复为切入点,从上述三个方面讨论世纪之交的翻译与汉语的关系。}, publisher = {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 Düsseldorf University Press}, title = {19-20世纪之交的翻译与汉语:以严复为说}, year = {2016} }